健康科普
老年人口腔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目前,对于老年人的界定,国际上的标准是60周岁及以上人群的总称,老龄化社会是指社会中老年人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超过10%。据最新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的进步,我国老年人的比例已达11.3%,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其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独特性,其口腔疾病与儿童及中青年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资料表明困扰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疾病主要是龋病、牙周病、牙齿缺失、楔状缺损以及口腔粘膜异常等疾病。
龋病俗称“蛀牙”,老年人是龋病的易感人群,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资料表明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高达98.4%。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发生龋病是由于其生理上、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所造成的。客观上,由于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牙龈萎缩,从而使牙根暴露,牙间隙增宽易致食物嵌塞,而牙根表面的硬组织——牙骨质与牙冠表面的硬组织——牙釉质相比,其硬度要低,抗酸能力下降,容易龋坏。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少,加之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下降,且食物粘稠等都增加了老年人患龋病的机会。临床上老年人以根面龋为多见,特别是两个牙齿间隙间的邻面由于难以清洁而更易患龋。从老年人龋病发生原因分析中,预防老年龋病要首先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如使用含氟牙膏、牙齿表面涂氟等;同时要改善饮食,多食纤维性食物,减少淀粉、糖类食品的摄入,并多喝开水;另外定期到医院接受口腔专科医生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预防老年人牙齿龋病也十分重要。
牙周病是又一种危害大、发病高的老年口腔疾病,是造成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因牙周病拔牙占老年拔牙总数的44%,90%以上的老人有牙周病,平均患牙3-7只。老年人出现牙周病是多种因素所致,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难以及时清除堆积在牙齿、牙龈龈沟内的菌斑、牙石,另一方面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牙槽骨容易吸收等原因从而加速牙周病的进程。另外老年人多伴有其它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加速牙周病的进展。预防牙周病一方面要接受口腔专科医师的指导与治疗,及时清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去除局部致病因子;另一方面要加强口腔健康的自我保健,如早晚刷牙、食后漱口,养成正确使用牙签、牙线的良好习惯。此外中医学提倡多做叩齿运动也有助于增强牙周组织的健康。
楔状缺损是一种发生于牙颈部的非龋性牙齿硬组织缺损,因其缺损状如木楔而得名。中老年人多发,尤以老年人为多,临床上老年人的楔状缺损高达90%。以往人们认为这种缺损是刷牙不当造成的,其实它是由于牙齿应力疲劳、刷牙不当等多种原因所致。楔状缺损临床上表现为吃冷热食物牙齿酸痛,有时甚至遇冷风刺激时也有酸痛感,严重时可引起牙髓的炎症,必须及时治疗,防止出现牙髓炎、牙齿折断等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人还有牙齿缺失、口腔粘膜异常等影响口腔健康的疾病,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资料显示,65-74岁年龄段老人人均牙齿缺失11颗,全口无牙人数达6.8%,口腔粘膜异常老人达8%。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口腔健康问题需要引起专家学者、政府以及老年人本身的高度重视,因为口腔健康是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